课程介绍

《药材商品学》 课程介绍 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的研究对象。《药材商品学》是研究中药材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其基本研究内容以中药材商品体为基础,以中药材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中药材商品属性不断满足临床预防、治疗、保健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阐述中药材商品在实现商品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保障中药材商品质量有关的研究、生产、经营及使用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药材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又具有药物商品的特殊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药材商品市场不断繁荣,中药材商品应用不断拓展,以中药材为基础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农用、兽用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中药材商品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对中药材商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的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中药材商品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促进了中药学与商品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逐步形成了中药材商品学课程。 本课程在充分考虑药品经营与管理类人才整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及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提出中药材商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有重点地介绍部分中药材商品。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1、学习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材商品在实现商品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与保障中药材商品质量有关的研究、生产、经营及使用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各类常用中药材商品的来源、品质特征、质量要求;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安全、环保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中药材商品学的相关概念,熟悉中药材商品学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发展历史,明确中药材商品学的主要任务; 掌握中药材商品的质量内涵、主要影响因素; 熟悉中药材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与商品质量认证; 了解中药材商品标准与检验的基本知识; 熟悉中药材商品的经营及国际贸易,掌握HACCP在中药材商品生产中的应用; 掌握大宗的、具代表性的中药材商品(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商品)的名称、规格、产销简述、商品质规格等级和质量特性等知识。 (2)能力目标: 认识中药材商品及其经营管理; 掌握中药材资源与道地药材; 初步认识中药材商品的贸易; 知晓中药材商品的质量影响因素; 知晓中药材商品的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 学会中药材商品的质量监督与商品质量认证; 学会年产销量在万吨以上的和具代表性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商品、茎木类药材商品、皮类药材商品、叶类药材商品、花类药材商品、果实种子类药材商品、全草类药材商品、藻菌地衣类药材商品、树脂及其他类药材商品、动物类药材商品、矿物类药材商品的代表性品种的名称、来源、产地、规格、产销简述、商品规格等级和质量特性。 (3)素质目标: 领悟中药材商品学的深层规律;发掘商品贸易、质量管理的实质;追求认真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质量、安全、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靳淼、袁向辉、罗长浩、杨咪。 授课对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平台课,40学时或50学时,2.5学分或3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本门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或“理论加实践”课程,开展集中面授、集中实习一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考核方式:课堂考勤、集中讨论和教师提问、课后作业、集中考试。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吴启南主编《中药材商品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3年9月第1版。 参考书目:桂镜生主编《中药商品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