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2018年11月诊改课程,于2018年11月14日导入 《中药调剂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中药调剂技术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药储藏保管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知识。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能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树立“敬业”、“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观,遵守“人命攸关”、“尊重患者”、“慎言守密”的职业道德规范;养成严谨、负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态度。 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 ●能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能熟练进行中成药的调剂,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 ●具有针对处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专任教师要求中药学相关专业毕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鼓励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每两年不少于2个月。具有扎实的中药炮制学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能力,能独立担任理论或实践教学。师德高尚、工作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授课对象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中药调剂技术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40学时,2.5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 (1)培养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针对学习问题加以引导。当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后,改为后提问题法和学生归纳总结法,逐步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任务驱动、探究讨论下逐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经过训练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论文)课外实践内容,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以及自己的专业方向,分小组或自己独立选题。整个流程为:查找文献资料→阅读文献资料→选题→教师检查、认可选题→整理归纳资料→制作演示汇报文稿或撰写论文→汇报讲演、答辩或交教师修改论文→教师点评引导。使学生从文献的检索、阅读、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开展项目教学 在技术实践教学中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采用“教师布置项目→学生自主策划项目的完成→教师讲解、任务分解→学生修订策划→投入实施训练→记录工作状况、数据→教师和学生互动总结→学生撰写项目报告→教师批改→问题反馈”的模式。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加强了学生训练的目的性,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 考核方式: (1)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10%,包括:①学习状态3%:根据理论和实验课堂表现评分。包括出勤情况、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等。要求听课认真、思维活跃、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实验态度严谨、操作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迟到、早退一次扣0.2分,旷课一次扣0.3分,旷课三次取消本项成绩,履行请假者不扣分。 ②知识掌握度3%:根据课后网络题目测试的正确率计分。考核课堂知识的学习和阐述能力,每题0.1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 ③逻辑表达、交流合作、独立分析问题等能力2%:根据独立完成及团队合作完成作业的情况计分。要求按时按量上交、记录准确真实、分析逻辑清楚、结论简洁明了、文字布局清楚合理,鼓励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④知识应用、描述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等能力2%:根据每教学单元结束时的综合案例分析的答题情况评分。要求答题思路清晰、语言组织流畅、分析要点明确、知识应用灵活。 (2)期中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 根据期中统一闭卷笔试的答题情况评分。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前半学期主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试卷库中抽题。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对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知识、炒法和部分炙法的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试题类型有填空题(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名词解释(着重考核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选择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判断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简答题(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阐述和理解程度)。 (3)技能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与炮制成品质量来计算评分。统一评分标准,依次考核,逐个进行炮制操作。 (4)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 根据期末统一闭卷笔试的答题情况评分。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主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试卷库中抽题。按照本课程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对炮制基本理论知识和各类炒法、炙法、蒸煮燀法有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试题类型有填空题(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名词解释(着重考核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选择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判断题(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简答题(着重考查学员对知识的阐述和理解程度)。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根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中药炮制学优质教材。在选用教材的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一方面强调中药炮制知识的系统性和重难点学习,另一方面还应注意与后续中药调剂技术等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析教材的特点,取长补短,重组教材,做到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1)教材: 黄欣碧主编,中药调剂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1,第二版。 (2)教辅: ①蒋爱品主编,中药调剂技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1,第一版。 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主编,中药调剂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01,第一版。 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主编,2017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1,第一版。 2018年11月诊改课程,于2018年11月14日导入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