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诊改课程,于2018年11月14日导入 《生物工程技术》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 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 1、地位: 近年来,生物工程技术飞速发展,其相关研究成果对解决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健康和安全等许多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形成,已成为继IT之后的国际经济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它的发展,绝不亚于几年前IT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2. 作用(任务):本课程主要讲述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原理、技术方法、目前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其在粮食、能源、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奥秘和最新的前沿进展,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这五大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并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制药工业、人类健康、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尤其是制药领域的应用,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总体目标: 明确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术。掌握现代生物技术五大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并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制药工业、人类健康、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尤其是制药领域的应用,具备将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2.修读要求:要求全体选课学生必须通过课程考试,并且实习成绩合格。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白延红 授课对象:生物制药技术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 选课人数:生物制药技术2个班,药品生产技术3个班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本课程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平台课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学使分配分别为生物制药技术60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20学时,线上线下讨论10学时;药品生产技术50学使,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10学时,线上线下讨论10学时。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授和视频相配合,线上和线下相混合。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