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一) 课程培养目标 为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逐步实现我校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来华留学生我国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结合留学生语言学习的现有水平和需求,制订本培养方案。本培养方案中所称的外国留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校注册并接受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 通过课堂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及中国语言文化交流实践活动,培养留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汉语进行阅读、表达和跨文化交流,适应现代国际社会多元文化交往的需求,使留学生成为熟悉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促进中外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二)课程人才规格 1.素质目标 (1)思想政治素质: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文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道德素养。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能够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踏实进取,敬业奉献,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创新。 (3)人文科学素质:具有宽阔的视野、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动适应社会,了解中国文化,具备较好的汉语语言学习技能,熟练掌握中国汉语听说读写技巧,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和表达能力,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体魄。具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知识目标 描述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必须的主要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1)具有必须的对外汉语的听、说、读、写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水平考试的基本知识; (3)具有必备的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4)具备中国历史、地理基本宏观知识; (5)具备中国民歌基本知识; (6)具有中国诗词发展和吟诵的基本知识; (7)具有中国文学发展和阅读的基本知识; (8)具有中国民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 描述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主要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1) 具备汉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2) 具备汉语水平考试的基本答题技巧; (3) 具有较好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4) 较好汉语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并能应用汉语解决专业问题和日常生活的能力; (5) 具备应用中国文化和民俗知识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6) 具备使用中国地理,了解学校周边环境的能力; (7) 具备吟诵、欣赏中国诗词的基本能力; (8) 具备阅读简单的中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服务面向 本专业为响应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精神,基于我院与哈萨克斯坦一体化基金会和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关于共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共识和协议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语言基础知识,能应用汉语语言与人沟通,解决生活和总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具有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的涉外农业技术人才。 外国留学生班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技术专业行业,或者外国在中国的企业,以及中国涉外相关专业企业,为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较好得处理国际事务的相关专业人才。 序号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支撑课程 1 汉语语言交际 1.汉语交流 1.应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发展汉语综合 新实用汉语 发展汉语听力 发展汉语读写 发展汉语口语 HSK 2.应用汉语进行文字处理 3.应用汉语解决生活问题 4.应用汉语解决工作问题 5.具备HSK3级水平应用能力 2.中国文化 1.了解中国概况;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 吟唱中国民歌; 4.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文化精髓; 5.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做好国际文化交流大使。 中国地理 中国文化 中国历史 中国民俗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民歌 中国书法 文化体验活动 3.健康的身体素质 加学习中国特色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太极拳、足球)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