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技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接触到的一门与汽车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主要基础,更是学生从事汽车维修职业的专业基础。本课程全面、详细、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同时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及工具,并能进行故 障诊断与排除。 (2)课程的任务。通过《汽车电控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掌握现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知识,理解现代汽车的新结构、新技术,锻炼正确规范地检测电控发动机的故障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培养能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学习型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电控发动机的前期课程为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电工电子与电气系统等,是后续课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使用性能检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装配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起着必要和重要的打基础作用。本门课程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和纽带。 二、课程目标与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掌握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掌握电控系统基本信号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底盘各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基本工具,检测仪器和仪表、能对发动机电控系统原件、装置进行检测。 能对电控发动机进行常规保养、能对电控发动机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文献检和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定的职业规范的能力、培养安全操作规范能力,预知安全隐患的能力。、培养再学习的能力、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 (2)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汽车线束、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等三大方面,11个任务,具体包括: 编号项目名称 1汽车电控系统总体结构的认知(简介)2电控系统线束的检测3空气供给系统的检测4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5电控点火系统的检测6发动机其他主要传感器的检测7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的检测8电控自动变速器9电子控制制动系统 10电子控制悬架系统11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三、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1)授课教师:齐焕敏、陆健 、王立波 (2)授课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 四、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1)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2)学时学分:60课时,3学分。(具体课时根据实际情况略有变动)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1)授课形式:线上线下教学 (2)考核方式: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平时考勤+日常表现+期末考试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樊继东) (2)参考书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吉林大学出版社(袁新) 《汽车电控技术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