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紧紧把握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保持职业活动的完整性,采用真实工程项目,着力体现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在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时,请企业专家参与,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职业岗位(群)任职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原来的“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构造”、“施工组织”、“质量验评与事故处理”、“安全技术”等学科课程按照基础工程施工时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新构建。课程教学载体源于真实(一个两层四开间的砖混结构房屋基础和一个二层三跨四榀框架结构房屋基础),高于真实(在原项目内容上进行了扩充或删减),将真实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转换为教学过程,真实的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基于行动导向的引导教学,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再现。根据职业能力形成要求,我们把整个课程按施工过程分成七个单元23项任务,分别是基础职业情景建立、基础施工图识读、建筑物施工测量、土方施工、垫层施工、基础施工、顶岗实习。每个单元对应于基础工程施工的某个分项工程的工作过程,每个单元又由若干个工作任务组成,每项任务均制定了能力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设计、教学组织等内容。教学任务的设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由于教学任务来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教学内容,教学情景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项目管理、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围绕职业岗位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具有的能力,将课程理论实践有机融合。课程由七个单元22项任务组成,每项任务均按照资询→策划→决策→实施→验评→评价“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即经历了一次相应的工作过程。《基础工程施工》教材的编写,是以基础工程施工工序为导向,按照基础建造顺序构 建的课程内容体系,教材内容包含了基础工程每一个工序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 实训项目上采用真实的工程项目,突出技能训练与实际工程的“零距离”结合,融入了新 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新规程,体现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 什么就教什么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具有工学结合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