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画概述
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动画的发展史、思考动画的本质,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进而思考动画的未来走向。
学习重点:了解动画最基本的起源和概念,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做好准备。
一、动画的起源
(一)动画的意念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有了用原始绘画形式记录人和动物运动过程的愿望。现存的资料表明,这种尝试可以追溯到距今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西班牙北部山区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石壁上画着一头奔跑的野牛(见图1-1),该野牛除了形象丰满、逼真外,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头野牛的腿被重复地画了几次,这就使原本静止的形象产生了视觉动感。类似的还有法国拉斯科山洞中“奔跑中的马”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该图通过强调某一部位的比例,使其在视觉上移动起来(见图1-2)。
图1-1 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奔跑的野牛
图1-2 达·芬奇的人体比例图
我国青海马家窑发现的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舞蹈纹彩陶盆”;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壁画上“摔跤”的故事的连续画面;神庙石柱上表示欢迎动作的连续绘画以及我国马王堆汉墓中的人物龙凤帛画和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本生故事等绘画,无不透露着人类记录动作和时间的欲望。
图1-3 舞蹈纹彩陶盆
上述例子表明先民都有用静止的画面表现运动的意愿,我们把这种意愿称为“动画意念”。
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形式:重叠性绘画;连续性绘画。
(二)动画的雏形
16世纪,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发明了“手翻书”,发现当一些画面快速连续或交替出现时,画面上所绘的物体会产生真正运动的感觉。
182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罗杰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向英国皇家学会提交了一篇关于《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的报告,第一次指出人眼有“视觉暂留”的特点。随后,在彼得·罗杰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玩具——魔术画片(又名幻盘)(见图1-3)。
图1-4 “魔术画片”小鸟进笼(幻盘)
19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还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幻透镜、西洋镜等工具。
(三)动画的诞生
19世纪末,“画”已经可以动起来了,但是还有局限,还需要一些发明来促使它进步。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机,当时放映了著名的《火车进站》和《水浇园丁》,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技术的应用为以后动画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英国的史都华·布莱克顿于1906年拍摄了在黑板上画的《滑稽脸的幽默相》(见图1-4),这一粉笔脱口秀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
图1-5 《滑稽脸的幽默相》剧照
逐格拍摄 20帧/秒
1906年,法国人埃米尔·科尔运用摄影机上的停格技术,用负片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幻影集》。此外,他也是第一个把遮幕与动画和真人动作结合起来的先驱者,因而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另一位早期伟大的动画家是美国的温瑟·麦凯。麦凯不是发明动画的人,却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他于1911年制作出生平第一部动画影片《小尼摩》,并亲自一格格着色,动画从此有了颜色。1914年,麦凯推出了在动画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品《恐龙葛蒂》,葛蒂是动画史上的第一个动画明星,片中的恐龙被注入了人类的思想感情。
二、动画的发展
(一)动画片的成型
1913年,第一个动画公司在纽约成立,拉武·巴瑞为自己的动画片精心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定位系统,为以后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5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现透明的赛璐珞片可用来替代以往的动画纸,最终使动画电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二)两种倾向
随着动画片技术的不断成熟,动画创作的艺术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法国人埃米尔·科尔和美国人温瑟·麦凯的作品分别代表了动画不同的发展走向。
欧美动画艺术家最后形成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出现,注重商业效应,这一倾向的动画最后发展成为商业性很强的主流动画片;另一种是强调画面感觉,发挥创作者自己的个性,艺术家们把动画当作一门高尚的艺术来潜心追求,这一倾向的动画最后发展为艺术实验短片。
三、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
根据动画艺术出现的两种不同倾向以及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动画可分为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
(一)主流动画
1. 美国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1)迪士尼公司。华特·迪士尼是美国主流动画的主要代表。1928年,迪士尼制作出了动画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片《威利号汽船》(见图1-5),米老鼠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之后,迪士尼于1932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1937年,迪士尼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见图1-6)成功地开启了动画史的新纪元,为迪士尼今后动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迪士尼又成功地创作出《木偶奇遇记》(1940年)、《幻想曲》(1940年)、《小飞象》(1941年,见图1-7)和《小鹿斑比》(1942年),奠定了迪士尼动画的龙头地位。
图1-5 《蒸汽船威利》剧照
图1-6 《白雪公主》剧照
图1-7 《小飞象》剧照
(2)其他美国动画片厂。华纳电影公司的卡通片在好莱坞占有重要地位,如《小猪波基》、《达菲鸭》、《兔八哥》、《蝙蝠侠》、《钢铁巨人》、《飞天小女警》等都是风靡一时的卡通片。梦工厂的《小蚁雄兵》、《埃及王子》、《怪物史莱克》等影片向迪士尼在美国动画的霸主地位直接发起了挑战。福克斯公司的《真假公主》、《冰河世纪》等片坚定了福克斯站稳美国卡通市场的信心。另外一些美国动画公司还有米高梅、派拉蒙等。
2. 日本动画
在商业动画领域,日本凭借自己的风格和巨大的产量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动画大国,而且随着动画片的大量输出,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日本动画从1956年10月成立东映动画株式会社后,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在当时的领头人大川博(1894—1971年)的带领下,1958年推出了第一部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的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并大获成功,荣获第一届威尼斯儿童电影节特别奖;1959年推出了日本第一部超宽银幕动画片《少年猿飞佐助》。
手冢治虫是日本动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日本新漫画的创始人,有“漫画之神”的美称。他于1966年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系列片《森林大帝》,使电视动画与电影动画开始并驾齐驱。他的动画作品主要有《街角的故事》、《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
图1-8 《铁臂阿童木》剧照
图1-9 《森林大帝》剧照
日本动画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宫崎骏。他的主要作品有《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日本动画家还有高畑勋、近藤喜文、大友克洋、今敏、押井守、新海诚、细田守等。
图1-10 《风之谷》剧照
图1-11 《龙猫》剧照
3. 中国动画
中国动画始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创始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简称“万氏三兄弟”)拍摄的片长仅有1分钟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创了中国动画的先河。1926年,他们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同时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片长为80分钟,将中国的动画艺术载入了世界电影史册。
图1-12 《铁扇公主》剧照
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为中国动画20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
1950年3月,东影美术片组归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其第一部动画片《谢谢小花猫》的制作是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题材的动画片。
1957年4月,中国第一家专业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上海美影厂”)成立。此时,中国动画进入了第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1961—1964年,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的成功拍摄标志着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形成。1976年后,中国动画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高峰期,《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动画片的成功拍摄确立了“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界中的地位。
实际上,中国的许多动画短片都带有较强的艺术实验短片风格,如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火童》等,还有许多木偶片、折纸片和陶塑等形式的美术片。
4. 欧洲各国动画
前苏联的动画艺术开始于1922年,创作的第一部动画片为《战火中的中国》(1922—1923年)。
英国、法国、前捷克斯洛伐克、荷兰等国的主流动画也有着各自的成就,如法国同加拿大、比利时、英国四国联合投资,共同制作的超级动画巨著《贝尔维尔三重奏》。
(二)非主流动画
非主流动画与主流动画相对而言的,它更加注重个性化制作和个人的创作体验。
1. 加拿大和前南斯拉夫动画
在一些国家,动画艺术没有能像美国、日本一样走向工业化道路,而是朝着更自由、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两个艺术动画基地: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和前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乔治·杜宁的作品《黄色潜水艇》,费德利克·贝克的动画片《摇椅》
2. 中国动画
实际上,中国的许多动画短片都带有较强的艺术实验短片风格,如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火童》等,还有许多木偶片、折纸片和陶塑等形式的美术片。
3. 美国动画
“美国联合制作公司”简称UPA,其主张制作要回复动画艺术本质、力求发挥作者个性及创意来制作影片,但也不完全忽视商业上的要求。该公司成立期间摄制出了不少形式上焕然一新、水准极高的动画影片,如《玛德林》、《杰拉德·波音波音》等。
例如查阅资料:
第二节 动画的定义与特征
一、动画的定义
早期动画的称呼并不是很统一,有些国家称为动画片,有些国家称为卡通片(Cartoon)。卡通是一种由报纸上多格的政治漫画转化成的绘画形式,主要是对幽默讽刺画的称呼,是以时事或生活实景等为主题,并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加以表现的特殊绘画作品。
在我国,动画被赋予了另外一个称号“美术片”,它在《电影艺术辞典》中的解释是:美术片,世界上统称为Animation,电影的四大片种之一,是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和折纸片的总称。
二、动画片的特征
(一)本质特征
动画片属于电影范畴,电影与美术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创作和动画片创作的艺术思维有着共性与区别。
(二)功能特征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功能特征,动画片也不例外。动画片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带有很强的功能特征,包括娱乐性、商业性、教育性。
三)艺术特征
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理论有其共同性和普遍性,但动画片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有着单一的、固有的美学特征。动画片的美学特征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即除了拥有美术本身的美学特征、电影的美学特征外,还有戏剧、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的艺术特征。
动画的艺术特征分为4个方面:假定性、制作性、综合性、抽象性。